查看原文
其他

微信十年:先组局,后破局​

36氪 2022-05-19

这个时代,数据智能驱动行业数字化建设和变革已然是大势所趋。



 

自2011年微信诞生,至今已走过9个年头,仍在不断保持克制和自我迭代升级。作为连接12亿用户的超级生态,微信已成为企业连接用户最重要的平台之一。


特别是在后疫情时期,数字化承担起企业抗风险的重任,而行业龙头成功的逆势转型,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特别有价值。微信打造的「微信圆桌」,以“商战宝典”的形式走进企业视野,为业内带去实战启发。


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朱恒源教授在9月23日的「微信圆桌」上表示,数字化转型是重要的方向,“应该在每一个方式上尝试,一旦时机和条件成熟,这个方向就会被放大。”

 

但是,对于很多企业,尤其是传统企业和中小企业来说,首要问题不在于尝试方向,而是如何摸到数字化转型的门槛。

 

按理说,“数字化”近年来已经成为一个“网红概念”,大大小小的科技公司都在提及这一词汇,在微信指数上,“数字化”搜索指数依旧在不断上涨。

 

但这些还摸不到门的企业,小部分也仅仅是知道“数字化”这个概念,从何做起?对于如何利用工具根本还是一窍不通,甚至很大一部分企业甚至对“数字化”根本没有概念。

 

中国目前有3000万以上的小微企业,数量众多,且没有能力自我进行大规模数字化转型;而在我国,第一第二产业占GDP比重接近50%,这意味着传统企业的比重依旧庞大,数字化基础薄弱。越是想要尽快完成数字化,越是成为“数字化绝缘体”。

 

而微信生态,并不想让这个看似是死循环的局面继续持续下去。

 


破局者出现


随着微信生态的入局,破局者悄然出现。

 

在大家的印象里,C端用户可以通过微信搜一搜、朋友圈、小程序等完成完成生活、娱乐、工作等各种需求;但这背后,其实蕴藏着一个趋势——微信生态之所以能够帮助C端实现生活在线上,离不开微信生态的商业能力。

 

基于公众平台、小程序、朋友圈、企业微信、微信支付能多重数字化产品能力,微信正在帮助企业从品牌沟通、用户服务、商业交易、企业内外部协同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升级。也就是说,微信除了C端生活必需品的属性,还增加了商业发展必需品的属性。微信确实也正在逐渐颠覆中国的商业图景。

 

基于微信商业能力“商战宝典”——「微信圆桌」——就此出现。圆桌每一期都会邀请企业家、学界代表和微信生态代表一起探讨数字化时代发展的看法,从而使得亿万群众和企业主都能更加容易理解并开启数字化。

 

第一期探讨的问题是“后疫情时代数字化意味着什么”。这是企业数字化的开端,不理解各种含义自然无法顺利开启数字化,首先需要明确数字化是什么,为什么要数字化,才能帮助企业快速进入数字化转型状态。

 

近年来,各行各业都在做数字化转型的尝试,疫情又加速了这种转型,《财富》中文版高级编辑杨安琪,作为主持人,在「微信圆桌」开播时一语中的,数字化进程是人、场、商品的数字化;在沃尔玛中国高级副总裁陈志宇看来,数字化是一个正循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商业的环境,也改变了消费者习惯,从而倒推商业模式商业的思路发生改变,商业思路模式的改变又为技术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场景。

 

以沃尔玛中国为例,作为全球最大的零售企业之一,沃尔玛并没有故步自封,而是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变化。在中国,沃尔玛发现了微信小程序这一特殊的商业载体,并于2019年6月开始研发“沃尔玛到家”小程序,不仅给消费者带来了便利,更给沃尔玛提供了新的增长。尤其在疫情期间,这一小程序发挥了极大的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

 

在智能推荐变得越来越聪明的今天,人们永远不知道自己接收到的信息是否是重复的;很多企业主,尤其是距离互联网较远的,或许只能发现企业的业绩不好,但并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因此,帮助这些企业接触数字化,了解数字化的意义和价值,才能使企业主有的放矢地寻找解决方案,利用数字化帮助企业持续增长。

 

这也正如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创业管理实践教授龚焱冷静反思得出的结论一致——数字化转型的背后有一项巨大的成本,这与可能会加剧商业乃至社会层面的马太效应(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效应),拉大数字鸿沟。

 

第二期关于“数字化时代的企业组织变革”。是在企业在明晰了什么是数字化、为什么要数字化之后衍生的下一个问题:很多企业单纯地认为数字化就是上系统、买软件、装硬件,殊不知数字化最先要做的,就是要先明确好目标,再将战略与数字化相匹配。


 

北京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杨东宁认为,数字化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变革,不仅仅是软件和硬件上的升级迭代,“数字技术赋能创造了跨界,而数字化与企业战略的匹配度,是下一个关键。”赛诺菲中国区副总裁诺林认为,要有人、有信任,数字化平台才能给企业创造新的价值。

 

这次圆桌有很多学术上的探讨,能汇聚如此丰富的经验与理论也正是得益于微信生态多年来持续帮助企业进行数字化的积累,让大量企业家和操盘手的商战经验以这样的方式公之于众,或许会比书本上的建议更具可实践性。

 

从这个角度来说,「微信圆桌」的两次组局,场场精彩,句句有力,字字珠玑。

 


Why微信生态?


「微信圆桌」最近一期探讨“数字化驱动下企业业务增长”,在国庆节前推出,探讨当下企业最关心的生意复苏和业务增长话题,在企业确定好数字化战略已经做好相应的组织优化后,如何巧妙乘借微信生态的东风,实现营收翻红。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消费需求愈发多样化,消费场景愈发碎片化,企业跟服务、跟用户的触点也在发生变化。企业如何跟上这些变化,是完成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所在。

 

携程就是跟上变化的正面案例。借助CEO梁建章的IP打造,携程在微信生态达成裂变式触达:通过订阅号、服务号预告直播——微信消息提醒观看直播——小程序货架达成转化——企业微信社群达成用户沉淀——将直播素材在视频号二次传播,形成一个完整的获客闭环。

 

在庞大的微信生态中,微信小程序是可以最容易满足企业、消费者双重需求的,高粘性、低门槛的增长工具。

 

比如喜茶在打造“喜茶GO”小程序后,不仅带来业务增量,还为品牌提供了一手数据反馈。最被消费者喜欢的茶饮是什么、不同地区有什么产品偏好、不同门店的排队时长,都可以通过小程序获取。这些数据,可以为企业提供决策辅助。由消费端到产业端,数据价值反哺供应链效率升级。

 

对于企业的目标客户以及C端用户来说,微信小程序让大众随时实地、无需下载地满足日常所需,尤其是疫情期间,微信小程序的用户访问人数暴增,超市类小程序同比增加115%,生鲜果蔬小程序同比增长168%,社区购物小程序增加83%,物流类小程序增加68%,政务类小程序环比增长近60%,医疗类小程序环比增长347%(数据来源:阿拉丁)。



正是因为小程序具有用完即走、即查即用、无需下载的特性,用户粘性也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水准。

 

不仅如此,小程序的开发对于有数字化能力企业以及成熟开发者来说极易上手。小程序团队坚持做好底层基础技术的研发,做好开发环境,以及行业通用解决方案的更新。微信开放平台基础部副总经理胡仁杰聊到,小程序团队一直重视生态内有能力服务商的培养和教育,希望集合有能量的服务商,为更多企业创造出更加好用、易用的插件,帮助更多企业在小程序生态找到业务需求和解决企业痛点。目前微信生态里活跃的第三方服务商已超过4万家,通过他们帮助企业便捷上手的同时,也丰富了微信生态对于C端用户的意义。


对于中小商家来说,微信生态能够提供最简便易行的增长方式。比如最近爆火的一个概念“私域流量”:通过加好友的方式,将首次购买的消费者转化为私域流量,再通过发微信消息、发朋友圈、建立群聊等互动形式,刺激消费者二次购买,从而给商家带来多次收入。在社会经济停摆的疫情时期,这类简单的数字化工具就可以大幅增强中小型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在本期「微信圆桌」,大家也对数字化工具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美家买菜总经理王天野从社会责任角度提出看法:“大平台应该用密切、高效、短节奏的数字化手段去连接下游海量小企业,让信息流通起来,带动中国经济上游。”喜茶用户产品负责人汤绮娴认为,选择增长工具要考虑串联全局,在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对应的工具不一样,B端和C端应该是并驾齐驱的状态。

 

此时,一个问题浮出水面——帮助企业数字化实现增长的重任,这件事为什么是微信来做?

 

其实,帮助企业数字化转型,只是整个社会数字化发展、提升社会运行效率的一部分,而腾讯很早就在这方面有所布局。

 

腾讯的发家产品,OICQ,最早就是帮助个人与个人之间实现连接的产品;后来的邮箱、微信等产品也都是如此;2016年,腾讯推出企业微信,从那时开始,腾讯开始助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腾讯洞察到App下载门槛过高、使用体验一般,因此于2017年1月上线微信小程序,拉近了品牌商家与C端用户的距离,微信生态也初见雏形;2019年,腾讯第一期SaaS加速营举办,这意味着腾讯对于B与C两端、企业和数字化服务商两端的结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标志着微信生态走向了大成。

 

胡仁杰在最新一期「微信圆桌」上表示,龙头企业和平台,其使命就是持续发挥自身数字化优势,以平台赋能的形式去扶持企业实现协同化、产业化价值。

 


当数字化按下加速键


今年以来,全球范围的疫情进一步加大了各类企业对于连接用户和获取流量的需求,建立可持续转化的用户资产逐渐成为共识;另一方面,伴随着手机长大的数字化原住民已经逐渐成为主流消费者,用户消费习惯的改变倒逼企业改革触达方式,

 

疫情让大部分企业的业务接近停滞,甚至很多企业已经停摆,少数活下来的,要么本就是轻资产、远程办公的互联网企业,要么就是早就做好数字化储备的有先见之明的企业。

 

在这个时间点上,在移动互联网的下半场,数字化转型不是企业的选项之一,而是企业唯一的选择。

 

微信,作为月活超过12亿的“国民应用”,自然要承担起社会责任;再加上之前对于数字化的探索和积累,此时此刻,微信生态也必须要成为连接各方数字化的“桥梁”。

 

「微信圆桌」此时应运而生,带领企业和大众,去了解真正的数字化,去更近一步看看企业龙头在商业环境下如何筹划布局。

 

毕竟,数字化没有标准答案。行业需要更多不同视角的观点,也需要不同领域的思想碰撞。

 

企业CXO是企业战略的前瞻者和布局者,普通企业主极少有机会和渠道直接了解龙头企业的战略思维。普通员工难以及时了解高管的思考见解,传统企业也缺乏门道学习互联网企业擅长的增长和玩法。而微信把企业领军者、商学院代表聚到「微信圆桌」,抹平了地位差距带来的信息迷雾,极大消除快速更迭的数字化时代的信息不对称,发挥着“商战经验宝典“的效能。

 

难得的知识增量,对于大多数想要闯入后疫情时代的中小企业主来说,无异与把“拥有入场资格”这件事的选择权下放到了企业自己的手中,这得益于互联网时代日趋扁平的世界,也得益于微信提供了「微信圆桌」这样一个平台。

 

也许这是离世界500强的商场实战经验、国际商学院的观点思想最近的机会点,也是跟上中国商业数字化最合适、最快速的途径。

 

行业与行业,企业与企业,人与人,通过不同层次的碰撞,实现不同层次的交流,得到不同层次的答案。

 

而这也正是「微信圆桌」存在的价值。如今,飞速成长的微信也肩负着社会进步的责任,数字化或许是其中最难,却最有意义的部分。


扫描下方小程序码,获取「微信圆桌」精彩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